建筑寒冬下的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也应有颗热辣滚烫的心
《热辣滚烫》这部影片在今年春节期间大获成功,据称票房已突破30亿,位居春节档票房冠军。尽管节后有一些负面声音,但我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去看这部电影,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我想看这部电影有几个原因:
- 我想了解贾玲是如何成功减肥的。
-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如此受欢迎。
- 我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情感上的价值和激励,尽管我已经猜到剧情的套路。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给了我一些启发。然而,与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周星驰的《新精武门》和印度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相比,它在情感上的渲染似乎还有所欠缺。《热辣滚烫》只能在影片后半段的锻炼混剪和比赛场景中点燃观众的情感高潮,而《摔跤吧爸爸》则在整个电影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兴奋点。尽管相对而言稍显不足,但这并不妨碍作为一位喜剧演员出身的非科班导演,贾玲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的优秀和精彩。
还是要为贾玲鼓掌,干的漂亮!不管有人说她会营销也好,还是会炒作也罢,而作品本身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证明,当那些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不问问自己有什么作品拿的出来的,能做到一年减肥100斤吗?说别人在炒作,自己有炒作的资本吗?贾玲前有《你好,李焕英》,后有《热辣滚烫》,拍一部,火一部,足以说明了她的实力和优秀,不管是她的作品实力,还是背后的营销能力,或者她的团队也好,资本运作也好,这都属于她的资源整合和系统布局,那些批评他的人,你有吗?
其次,贾玲完全可以不用减肥,靠喜剧演员的身份和两个深深的酒窝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她要去做导演,要去吃这个苦,较这个真去减肥呢?我想,她一定不是因为想拍一部减肥的电影而去减肥的,而是因为她一直梦里有这样一个种子,想卷个大波浪,穿着一身金灿灿的晚礼服站在舞台上。就如村上春树天天坚持跑步一定不是为了要写一本《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的书而跑步的,作品不是行动的目的,而是为梦想行动之后顺带的结果或附属品。
贾玲为什么要减肥,为了钱?为了拍电影?为了变美?而我更倾向于她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以及想赢一次的冲动!她因为胖,一直很颓很丧,被妹妹瞧不起,说她好吃懒作,只知道啃老,被男朋友甩,被喜欢的人嘲讽,被自己同情的人耍弄和欺骗,所有的一切化作了内心的悲愤和想通过打拳来赢一次的冲动!减肥是她打拳过程中的辛苦锻炼的顺带效果。
另外,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给我的另外一个感受,贾玲平时给我们的都是喜剧演员乐呵呵喜哈哈的表情和容颜,尤其是她笑起来的两个酒窝和面部表情非常饱满有感染力,但电影里给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忧郁、少言、低沉和卑微,根本没有一个乐天派的阳光和积极。但正是这样一个反差和对比,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尤其是她通过一年艰苦的锻炼,获得比赛资格,上场前的那个胖瘦对比的片段,她没有笑,而是沉稳深邃的样子,真的很震撼,让我更加尊敬那些看起来自卑、少言、内向性格的人,她们就像一座死火山,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其实热辣滚烫,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只是她们不善于表达而已。在你看不见的背后,你不知道她们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少努力和付出。
所以,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也不要轻易看轻和对一个人下定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尊敬身边每一个人,善待身边每一个人,扫地僧有可能是武林高手,你扶了一把的大爷有可能是你的贵人,其貌不扬的大学生有可能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金牌得主,胖胖的200多斤的好吃懒作自卑内向的贾玲有可能是一个卷着大波浪穿着金灿灿晚礼服的美女和机动灵活、身轻如燕的拳击手。
最后,我想说,那些吃过苦,经历过艰辛,受过挫折或磨难,有故事的人,她们的眼神、表情和肌肤会和一般人显得不一样,多了一些沉淀、沉稳和深邃。这个是岁月或经历的沉淀,是装不出来,演不出来的。好比贾玲打完拳后发的那条朋友圈的配图,那是一个人筋疲力尽的释放自我后最真实的呈现:打了一场拳,赢了一次。没有赢得结果成为冠军,但赢了过往,战胜了过往的自己,她不再自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在亲情里她不再畏畏缩缩,在爱情里,她不再悲悲怯怯,她爱上了拳击,爱上了奔跑,语言和声调还是那么温和,但内心却变得无比的坚定而有力量。
作为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我们面对建筑行业的寒冬时期,是否能像贾玲一样保持热情与激情,告别懒散与消极,积极振作起来,为自己赢得一番成功呢?未来的发展无人能预测,努力会有怎样的回报?但是,正确而积极的行动将为未来铺就坚实的基础。优异的结果源于今天的选择和行动,不如意的结局也是由今天的选择和行动所决定。因此,让我们专心工作,用心完成每一个项目,多进行总结和学习,积极参加培训,争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做好职称评审的准备,维护良好的同事和朋友关系,这些都是明智的选择和正确的行动。无论未来如何,我们只需专注于做好眼前的事情,结果只是顺理成章的附带事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