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四科备考心得体会

《一造》考完了,也标志着今年的忙碌告一段落了。

当天网上估分就出来了,这次应该妥妥通过了。

我曾小看这种考试,觉得以自己的智商考前两个月自学突击下就没问题——之前的《经济师》、《咨询工程师》和《造价师》的9门科目就是这么干的,虽然每次看完之后心里都没底并嘟嚷着“可能通不过了”,但最后都出乎意料地全部妥过,甚至更难的《注册会计师》的3门也是如此。但去年栽在了《造价师》的“计量”科目上,考了59分,差1分。

为这1分,今年付出的成本是挺高的:制定全部重新补习的计划并执行的时间成本、回国往返的差旅成本(虽然由公司承担)和薪酬损失成本。这些成本可能超过这个证书本身直接产生的现金流现值。

一造四科备考心得体会

依然坚持,是因为想将其完整进行到底的执念——从2020年因为工作关系初涉“造价”概念而决定向同事学习考证开始,这4年经历过很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下班后,周末时间;家里,咖啡馆,飞机上;沈阳舒服的喜来登酒店里,杭州简陋蹴鞠的租房中;经历过岁月静好、疫情管控以及四年里大大小小的世事变迁。与其说是为了一个证,不如说是为了对这些努力过的日子的纪念。

但其实这是建筑行业的证,和风电行业并无直接关系,比如“计价”科目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分部分项工程组成依据的是建筑行业规范,而风电行业有自己的规范,比如“计量”科目中介绍的工程技术和计量方法都是针对的工业、民用建筑和道路、桥梁、涵洞、地下工程,所以考这个证有点“为了证而证”的意思。但是,两行业造价的知识体系、逻辑和原理是相通的(而且“管理”和“案例”科目知识可通用于所有工程项目),这些知识使我受益很多,比如造价组成及分项、定额及工程量计量方法、施工技术、工程实践案例及经验,让我系统性理解了“造价”的内涵及其工作内容,扩大了知识边界和眼界。这些收获,让我将其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并让我获得职场上的直接回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